写在28岁提前退休的两年之后

漫长的两年终于过去了。 28岁前的记忆,好像《镜花缘》里的一场梦。 28岁仿佛我的新生,而之后的这两年比之前的二十八年都要漫长。 退前退休后的三个月(2022.4-2022.6),是在上海的短居(两个月)与在湖北、湖南、江西的流浪(一个月)。 接下来的两个月(2022.7-2022.8),完成了人生清单上的一项心愿——重走长征路,穿越十省,到达终点。这是一段每天都在户外的流浪生涯,是身体和精神的磨炼,身体得以强健,精神得以舒展。 接下来是与父母相处的半年(2022.9-2023.2);同时也做其他事,作为主动面对事情的磨炼。 2023年3月到2024年3月,考试是主线,几乎每个月都有考试。其中也做了其他的事,比如流浪(2023.3-2023.7),在考试的间隙,足迹遍及东部、西部、国内、国外,完成了人生清单上的更多心愿;比如隐居(2023.8-2024.3),在成都住了下来,入职了一个大学,一边工作一边考试。 隐居是相对于流浪的一个概念。 退休后也是能工作的,只是工作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退休后的工作也在根本上与之前的不同。 以上就是我的这两年。

阅读更多

佛国的陨落与儒教的开端

儒教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宗教。在朱熹的时代,北印度已经进入伊斯兰王朝,佛教在它的诞生地已经濒临灭绝。在中国西域,当地也已经伊斯兰化。而在中国内地,则是一个已经完成佛教中国化、中国佛教化的万里佛国。 佛教在哲学和宗教上非常成功,在哲学上将印度哲学带入中国,是中国哲学的源头;在宗教上深入大众,佛寺多,信众多。但佛教不利于国家,宗教强而国家弱,寺庙富而民众穷。南宋国力弱小、外敌环伺、礼崩乐坏。 在这样的背景下,朱熹主要完成了两件事。一是在哲学上,重新释经,集新儒学之大成,总结了儒学的哲学化;二是在宗教上,开儒教之始,创祠堂制度、家礼制度,与佛教、伊斯兰教展开竞争。 南宋当然灭亡了,但精神上的中国却重生了。在哲学与宗教上,中国用自己的精神文化力量征服和同化外敌;并且开始去佛教化,形成新的中国文化。

阅读更多

历史很短的一些国家

阿富汗:1747年,普什图人的一个部族的酋长艾哈迈德乘波斯衰落之际独立,建立了杜兰尼王朝,一度成为强大的国家,统一的阿富汗国家正式形成。 印度:1647年,马拉塔人(印度教徒、印度的一个少数民族)在德干高原西北部崛起,建立了马拉塔帝国,疆域一度覆盖德干与北印度。虽然马拉塔人是少数民族,但影响了印度民族的形成,许多马拉塔人将领被视为印度民族英雄。 巴基斯坦:1526年,来自中亚费尔干纳的察合台人(察合台突厥语、穆斯林)巴布尔征服印度,建立印度斯坦(即莫卧儿帝国)。印度斯坦时期,形成了印度斯坦语(也叫乌尔都语),也是今天的巴基斯坦的国语。近代,印度穆斯林领袖真纳提出两个民族理论:印度的印度教徒与穆斯林是两个民族。巴基斯坦和印度分别建立后,穆斯林迁往巴基斯坦,印度教徒迁往印度。 孟加拉:1971年从巴基斯坦独立。 匈牙利:1000年,马扎尔人(一个东方游牧民族)在东欧定居,改信天主教,建立匈牙利王国。 俄罗斯:988年,东正教从拜占庭帝国传入基辅罗斯,拜占庭和斯拉夫文化融合,开始形成俄罗斯文化。

阅读更多

如何看待社会事物?以户籍制度为例

互联网上的信息(包括现在的知乎)都很幼稚、想当然,用唯心的方式臆想世界并解读世界,基本上不具有价值。相当一部分人将道听途说的东西无限复读,制造互联网垃圾。比如从几年前一直听到现在的“只有中国有户籍制度,连越南都取消了”。其实稍微自行思考一下,就知道这种言论没有一点道理。 看待事物,首先看到它的「名」,其次看到的是「实」。户籍的本质就是居留权,是居民身份的标志。在全球各国,居民身份与居留权都是普遍存在的,不是说改个名字或形式它就消失了,它是社会现实里的一种实在物。 居民身份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的:比如有的中国人出生在海外,有中国护照但没有户口与身份证,不是中国居民;比如缅甸拒绝为未经批准在各种土地上搭建房屋的居民发放身份与户口。 居民身份与国籍是分离的:比如有的越南人在中国香港出生和长大,没有中国国籍,只有越南护照,但有香港永久居留权,不是中国公民但是中国香港居民;比如有的外国人申领了中国居留证,成为了中国居民。 ​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与地区,都有居民身份证,在本国范围内迁徙也需要变更居住地址,以获得迁入地的居民身份。少数没有居民证件的国家,则依靠纳税、社保、租住或购买房屋来认定新的居民身份。 ​居民身份是一项权益。主要体现在: 一、保障城市居民可以享受公共服务。比如北京、上海有一些没有房产的本地居民,则仍然因为本地居民户口而享受本地上学、公租房的优待,不至于流落到其他地方;同样的情况在香港就更普遍了,要不然绝大多数本港居民早就被卷麻了。 二、保障城外居民可以享受使用自然资源的权利。比如有耕地、林地、池塘、渔场等的使用权;这样的权利在印度就大相径庭了,印度不承认森林原住民的权益,大肆砍伐森林导致森林原住民无家可归。 ​综上所述,户籍制度是居民基本权益的保障手段。无论形式如何变化,户籍制度的本质——居民身份本身是始终存在的。

阅读更多

对沿海地区与中西部东北地区的错误认知的修正

从小到大,我们就被灌输读书好赚钱、“孔雀东南飞”的认知。如果是高端人才,按喜好选择定居地,这当然无可非议。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能算人口,不得不背井离乡去充当“农民工”而已。 沿海地区​经济发达水平的主要原因是海运便利,承担经济与贸易功能,印度也同样是沿海地区经济水平高于内陆。沿海地区经济规模大于内陆,所以有更多的就业岗位可以吸纳就业人口。到沿海地区打工基本只有两种模式:一、在厂区或工地工作,俗称“打螺丝”、“打灰”;二、在城区工作,也就是服务业人员,俗称“搬砖”、“码农”、“金融民工”。初中、高中、大专、本科人口,均可以在这些找到工作岗位。所以地理塑造了现实,现实塑造了人口流动格局。 ​从现实角度看,沿海地区无疑是工作、生活的最佳地,毕竟找到工作岗位是生存生活的第一要务。这说明我们理解现实,但不多,我们只理解了一半的现实。 ​在全国范围内,分布着很多科教文卫“六边形战士”的省会城市,可以称为“小北京”,又可以称为高端版的三线建设城市,有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的感觉——“经济不行“的情况下仍旧有很多高端工业、科研、人才。这些城市工作岗位由国有企业与事业单位构成,对工作场所的称呼是“单位”而不是“公司”。 这些城市的工作岗位一般都偏向高端,高端工业的科研与制造、知名三甲医院、数量庞大的知名高等院校,都需要大量的硕、博人才。我们找不到工作岗位只是因为我们并不符合岗位要求。 这些城市并不是经济水平不行,而是追求不同。它们追求的不是一味的经济效益,而是更广阔的社会效益。它们以科学与教育为重,医疗发达,文化发达,其核心人口安居乐业、生活质量较高,人口素质高,富有精神追求,生活幸福度高。即使是搞经济与贸易,这些城市的科教文卫资源也是极强的发展基础——理工科的书不是白读的。它们的起点很高,对城市化、现代化的理解是超越了打工、吸纳就业、经济贸易的。我们只能看到这些城市的缺点,只是因为我们阶层低,看不到同一个城市中其实存在着它真正的世界,城区核心人口对自己城市的实质评价与我们截然不同。 中西部地区与东北地区的省会城市,其生活质量与实际获得一定是超过沿海地区的地级市的。从房价、房租、理发价格、维修服务价格等指标来看,它们以一半的金钱成本获得了几乎一致甚至更高水平的医疗、教育与生活,完全可以称之为社会主义示范区。我不推荐苏州、无锡、南通、惠州、珠海,也不推荐鹤岗、阜新,我推荐各种“小北京”:沈阳、武汉、合肥、长沙、成都、重庆、西安等。 ​照理说,这些城市的丰富资源也应当往沿海地区集聚,也的确有国企或学校“东迁”。但国家政策仍旧保持了一定的稳定性:国企又搬回了原本的省份;高校被禁止实质性东迁,除了早前就已经扎根沿海的。所以这些城市的科教文卫资源基本不再外流。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