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22
凭感觉认为学写中国诗歌应该分三步走。
首先是读和吟,大量阅读、感受已有的作品,在相似情境下应能做到「不会作诗也会吟」。但注意选读的作品不应太古代。万物是变化的,白话是取代了文言的,如果穿越时空去追求唐宋的风格,无疑是僵化的,与当代是不通的。「礼失而求诸野」,人民是最好的老师,应当到底层民众那儿弄清楚本土的诗歌到底发展到什么样的情形、程度。大体看来,呈现出不讲格律与对仗,不用典雅古字,内容通俗易懂,有时半文半白,善用俚语、俗语的倾向,是平民、大众的通俗文学。比如这首花儿的辞令:
河州大令·上去高山望平川(作者不详,时间大约是明初到民国之间)
上去高山望平川,
平川里有一朵牡丹。
看去容易摘去难,
摘不到手里是枉然。
再看一下这种诗在当代的发展:
金晶花儿令·胸膛(苏阳,2018)
一对对山鹰打了一仗,翅膀就折了。不知道跌落的那一个,疼的是翅膀吗胸膛。
阅读更多
2021/11/20
发展即继承。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要继承马克思主义,即是发展马克思主义,否则是僵化的,是终止的。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分别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开创了新哲学,尤其是新的实践哲学、历史哲学;开创了新的政治经济学;开创了科学共产主义。
列宁、斯大林发展了马克思主义革命学说,提出了帝国主义理论、民主集中制、无产阶级专政、先锋队理论(列宁式政党/无产阶级政党)、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发展了新的社会哲学、科学哲学、马克思主义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美学、社会教育学,对新的民族学、宗教学、语言学也有诸多影响。用实践证明了在发展不充分的资本主义社会也有社会主义革命成功的可能。
毛泽东发展了在封建社会、殖民地社会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学说,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理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革命道路、人民战争理论、新式人民军队、反对现代修正主义理论,在哲学上发展了矛盾论、认识论、军事哲学,形成了群众路线。用实践证明了在半殖民地社会也能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
阅读更多
2021/10/31
上次看昆曲的时候,发现主角们都是讲官话的,其中有一个无关要紧的、滑稽的丑角是讲吴语的。我想这原因不外乎是:一、吴语区上层人士有着心向京城、推崇官话的历史传统;二、剥削阶级的文化作品有着丑化底层人民的传统。但这都是表象,根本原因指向了人类社会中的阶级性。人是不平等的,文化是被剥削阶级垄断的,所以在他们的作品中:有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英雄美人,却没有普通工人、农民、战士,甚至没有普通女性。有也是作为反派,作为讽刺的对象,表现出底层人民的愚蠢。因为他们的文化要为他们自己服务,所以他们会歪曲事实,把他们捧得高高的,把底层人民贬低的一无是处。
而事实是什么?底层人民不是傻子,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真善美。历史与社会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底层人民创造和维持运转的,没有工人,便没有商品;没有农民,便没有饭吃;没有战士,便没有和平。地主不劳动,粮食堆满仓,不是地主有多优秀、多有能耐,是农民们创造了这一切。
底层人民干了脏活累活,还要在文化上被强奸,被灌输以剥削阶级的文化导向。要让底层人民认为强者是合理的,认为自己是愚昧的、低贱的。愚民,辱民。从而接受这不合理的社会秩序,心安理得地继续接受剥削。
这公平吗?一点都不。工农应该要有自己的文化,工农应该要有文化为自己服务。电影《红色娘子军》《决裂》,主角们都是普通的战士、农民:从奴隶变为女战士,解放旧社会;农民们自行组织消除虫害,质疑大学里教的都是无用的知识,反抗政府的包干政策。这才是事实,不要小瞧人民。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人民。
所以,少拿庸俗、反动的文化艺术强加给人民,它就是再精致,人民也不买单、不答应。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人民自己的文化艺术,才能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哪怕它再粗糙,也能获得人民的认同。服务一小撮人,却不服务大多数人,是大多数人生来就比一小撮人低贱吗?绝不。
阅读更多
2021/10/24
深刻意识到人原来不需要很多东西,只需要衣、食、住、燃料四样必需品,就可以去做其他改天换地的事情了。我们生在了富足的年代,不仅这些必需品不缺,而且还上得起学、看得起病。那么,我们还要追求什么呢?追求更好的衣服、更精美的食物、更大的住所、更多的非必需品。我想问,得到了以后,然后呢?
现在我非常清楚答案,那就是死亡。人们在日复一日地追求这些不必要的东西的同时,飞快地奔向自己的死亡。如果今天是你生命的最后一天,你会想些什么?回想你过去的每一天,是不是都好像同一天?它们头也不回地走了,留下你的死亡,与那些你花了一辈子收集到的垃圾。那么,你这一辈子的意义是什么?
显而易见,你在做一些毫无意义的事情。你是磨坊里的一头驴,重复着机械劳动,等待着卸磨杀驴的那一天到来;你是一节干电池,消耗着自己,等待着耗尽的那一天到来;你是沙漠里的一棵植物,等待着被晒死;你是砧板上的鱼,等待着被宰割。本质上讲,你和这些动物、植物、物品没什么区别。我们把头伸向枷锁,把自己蒙起眼来送上磨盘,人哪能干出这事?所以说,我们是物,并不是人。
如何做一个人?如何做有意义的事?
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中。舍得去除枷锁,才可能成为一个自由人。那些强加在我们身上的东西,便是枷锁的具体化象征。一个很贵的手表,要细心保养它,本来是它服务我的,现在却是我服务它;一台游戏机,要给它投入更多,买游戏给它,买会员给它,本来是它取悦我的,现在却是我服务它;一双很贵的漂亮鞋子,要擦洗它,还要忍耐它的磨脚,本来是它来保护我的脚的,现在却是我忍受它;一只宠物,本来是它陪伴我的,现在却是我服务它。我不但是物,而且被其他的物奴役了。要做个人,首先是要做万物的主人,支配物品,而不是被物品所奴役。我是人,跟我拥有的物品没有关系。我是自由人,恰恰是因为我没有那些东西。所以,抛弃这些毫无用处的垃圾物品,才能成为一个人。
有意义的事,是人在满足了基本需求之后做的事,是更高级的需求的满足。是移山填海,是改天换地;是改造大自然,是改造人类社会;是探究清楚了一个感兴趣的问题,是自由创作了一个作品;是在路上散了散步,是在广播里听了听曲;是做了一餐饭,是洗了一次碗;是发了一会儿呆,是打了一个盹儿。是你能想到的任何可以做的事,是你在宝贵而有限的人生时间里任何可以去体验和经历的事。
所以,走出磨坊,做一个人,去做些有意义的事。把生命的每一天都当成最后一天去活。
阅读更多
2021/01/24
按专辑发行时间倒序排序,所有专辑的唱片封面版权属于唱片公司或相关版权方所有。
1. RUNRUNRUN 发行时间 2020
专辑风格 Krautrock / Instrumental
音乐人 Run Run Run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