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民的文化艺术

上次看昆曲的时候,发现主角们都是讲官话的,其中有一个无关要紧的、滑稽的丑角是讲吴语的。我想这原因不外乎是:一、吴语区上层人士有着心向京城、推崇官话的历史传统;二、剥削阶级的文化作品有着丑化底层人民的传统。但这都是表象,根本原因指向了人类社会中的阶级性。人是不平等的,文化是被剥削阶级垄断的,所以在他们的作品中:有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英雄美人,却没有普通工人、农民、战士,甚至没有普通女性。有也是作为反派,作为讽刺的对象,表现出底层人民的愚蠢。因为他们的文化要为他们自己服务,所以他们会歪曲事实,把他们捧得高高的,把底层人民贬低的一无是处。

而事实是什么?底层人民不是傻子,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真善美。历史与社会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底层人民创造和维持运转的,没有工人,便没有商品;没有农民,便没有饭吃;没有战士,便没有和平。地主不劳动,粮食堆满仓,不是地主有多优秀、多有能耐,是农民们创造了这一切。

底层人民干了脏活累活,还要在文化上被强奸,被灌输以剥削阶级的文化导向。要让底层人民认为强者是合理的,认为自己是愚昧的、低贱的。愚民,辱民。从而接受这不合理的社会秩序,心安理得地继续接受剥削。

这公平吗?一点都不。工农应该要有自己的文化,工农应该要有文化为自己服务。电影《红色娘子军》《决裂》,主角们都是普通的战士、农民:从奴隶变为女战士,解放旧社会;农民们自行组织消除虫害,质疑大学里教的都是无用的知识,反抗政府的包干政策。这才是事实,不要小瞧人民。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人民。

所以,少拿庸俗、反动的文化艺术强加给人民,它就是再精致,人民也不买单、不答应。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人民自己的文化艺术,才能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哪怕它再粗糙,也能获得人民的认同。服务一小撮人,却不服务大多数人,是大多数人生来就比一小撮人低贱吗?绝不。



image.png

扫码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