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汽车后服务领域的电商化、O2O 化

汽车消费服务

特点

①大宗消费领域、非标准商品

②市场足够大,消费者足够多,产业环节和链条足够长

影响因素

O2O、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的结合

变化

①汽车消费方式:汽车买卖、二手车、车后服务、交通出行等;

②汽车科技发展:汽车科技、车联网、新能源汽车等。

互联网汽车消费服务的7个细分领域

①汽车资讯/综合服务

②二手车

③汽车后服务

④车主服务

⑤交通出行

⑥车联网

⑦其他服务

新产品路径

①从之前的资讯、社区、流量、渠道(具体的如易车网),或者之前什么都没有,做电商、O2O交易层面(具体的如易车网推出B2C整车销售的易车商城)。这个路径主要在汽车买卖、二手车、车后服务等细分领域。

②围绕智能化、共享化、节能这些方面进行的新产品开拓(如P2P租车、各种XX打车)。这个路径主要在交通出行、车主服务、车联网等细分领域。

举例

交通出行领域

说说仅仅知道但了解不深的交通出行:

交通出行,去年最火的、也是目前产品数量最多的一个细分领域。

围绕P2P共享经济的应用,互联网产品深入到租车(车主2租客)、打车(乘客2司机)、拼车(乘客2乘客)、代驾(车主2代驾司机)等出行服务。(此处所有的”2”=”to”)

汽车后服务领域

再谈谈最近接触比较多的汽车后服务:

可以说是互联网汽车消费服务这个大领域下,产品创新/创业/投资最热门的方向和热点。

虽然只面向车主,提供汽车销售之后的保养、维修等后续服务,但是由于其汽车保有量、车主消费频次和单次消费的费用等指标的居高,使得日常养车花费非常可观,汽车后服务市场量极大。

在对汽车零配件的价格,养护、维修、美容、保险、装饰、改装等服务的施工费,贯穿整个汽车使用时间的汽车保养方案等信息数据了解之后,我的总结是“买车费用高,日常养车费用也不便宜”。

于是,看到汽车后服务诱人的市场,各种挟不同热点概念的新产品层出不穷。产品有都其自身的独特形态,各自的模糊界限又相互交错,其模式也尚不明确,没办法简单分类,我就从以下几个维度概括下:

B2C(自营/平台/自营+平台)

这个配置覆盖了全部的汽车后服务产品,很好理解,保养维修这些具体的服务项目放到网上进行销售。

但具体的形式,有自营B2C的虎贝尔(已获得平安创投基金投资),纯平台的车蚂蚁(已获得晨兴创投的投资),自营+平台的易养车(西安);此外还有类似加盟式快递(如三通一达)/加盟式快捷酒店(如布丁)的宽途汽车,囊括线下网点家加盟,在线上推统一品牌和会员卡销售。

(题外话:我不知道应该怎样明确定义宽途的属性,比较像线下传统连锁“触网”或者说传统连锁在网上的营销,但是线上与线下越来越融合,这样用互联网方式做传统行业的,另一面又比纯互联网产品的传统色彩更浓一些、更接地气的,我觉得也应该划到互联网汽车后服务领域里来。读者有兴趣可以和我继续探讨)

O2O(线上下单,线下到店/上门)

因为大部分养护、维修等服务,需要由汽车服务商进行施工,所以O2O概念成为了这些产品的标配:线上下单,线下享受服务。

线下享受服务由这里分出两种:车主到店享受服务(如杭州车蚂蚁)、技师上门服务(如北京卡拉丁“上门汽车保养”,已获得红杉资本的投资)。

C2B(车主发布需求,服务商提供解决方案)

这个只能算一个附加的提供形式吧。纯C2B的很少见,一般都是像猪八戒一样,有C2B的发布需求,也能B2C的购买现成的服务。例子有车蚂蚁、车护宝。

附言

也是刚刚接触汽车后服务市场,总结的一点拙见。不是很懂行,写的也不完善,有互联网汽车行业丰富经验的读者欢迎斧正。



image.png

扫码留言